用哆啦A梦的口袋打开街道的美学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建筑学院 Author 南柯
△这里截了一张《口袋妖怪剧场版:水都的守卫》的场景,原型是意大利城市,意大利广场的铺装和雕塑都有一种室内装饰的感觉。
芦原在书里试图推理出这种现象的根源。
很久很久以前,日本人承受着海风席卷,潮湿的空气折磨着岛上的原始居民。为了抵御这种夏季高温的折磨,木结构建筑统治着日本上千年。
于是日本人没有墙体概念,墙是一张薄薄有点硬度的纸,他把日本建筑称之为“地板式建筑”,伴随着这种建筑的轻盈,日本人形成“内眺式景观”的形式,就是在室内便可看到外面的景色。
欧洲的建筑由于厚重的墙体,内外有着巨大的隔阂,视线上并不贯通,为了感受外部的景象,欧洲人选择把建筑的外墙设计得像是雕塑,形成“外眺式景观”,把室外的场景设计得像室内。所以便有了“广场是城市的客厅”的说法。
如果我们看西欧城市的平面图,并把它黑白反转,会发现意大利城市平面反转后看起来并无不协调的地方,这样的反转也证明了室内外之间强烈的相似性。
△芦原义信的另一本书《外部空间设计》的封面图,这就是一张意大利城市平面反转后的图形,初看时并不会让人觉得突兀。
芦原用格式塔理论和老子的思想来解释这种现象,从而证明当建筑和街道形式上存在更多互补和互为背景时,更容易创造人与人交流的环境。
但是这种社区交流在当代的日本城市越来越少。
日本人在思想上已经养成了对内的注重和对外的漠视。外面街道什么模样,大多数人并不关心。
也许礼貌的日本人并不热衷于向外面的世界展示自己真实的那面,高大的围墙组成了他们自己的乌托邦,独立于复杂的城市中。
意大利中世纪的“D/H”比大概时0.5,文艺复兴时期大约是1,巴洛克和巴黎古典主义时代大约是2,日本京都大概是1.3。
芦原觉得日本缺乏2~3比例的街道,因为在这个尺度下,人们不仅感觉到舒适,同时也能充分观看建筑物的形态。
“能够充分观看建筑”在这本书里十分重要。在作者眼里,日本街道有太多的谜之操作掩盖了建筑的美感。
比如过多的围墙遮蔽了建筑,使得建筑的立面没办法像意大利那样直接构成街道。
△大雄家的院子有一颗漂亮的树,但只能通过室内欣赏。对于从外围走过的人而言,这棵树被墙所遮蔽,就像第三部分开头那张图一样。
相比较而言,西欧的许多独立住宅,更愿意开放前院给街道,门前的绿化往往属于街道的一部分。但是日本很少有这样的前院,只有各自的庭园。
所以芦原非常强调日本应该拆除独立住宅的围墙。
另一个掩盖建筑美感的就是,日本特色的店招。在书里建筑立面被概括为“第一轮廓线”,建筑上面的凸起物,譬如招牌、飘带、布幌子等等,是街道的“第二轮廓线”。
△这个场景中,街道上有许多凸起物,这就是作者所说的”第二轮廓线“,虽然它们是构成所谓的”亚洲热闹”氛围的重要组成,但也让街道丧失秩序,变得混乱 。当然一个巴黎人刚来日本也许会盛赞这里这种热闹的氛围,可是一个日本人同样也会羡慕巴黎的花园。
如果一条街道主要由第二轮廓线构成,便会极大掩盖了许多建筑本身的美感,也让街道丧失设计时的结构感。
除了营造一种观看建筑的氛围,街道美化的组成里还需要有更多的“阴角空间”,它是一种自发形成的内向空间,四周被建筑围得严严实实,封闭性强,会让人感到亲切。
但不是所有的凹角的空间都是积极的阴角空间。
△在《哆啦A梦》经典的棒球空地里,这个空间实际上是由于道路规划而被迫形成的凹角空间,从图上可以看出,它其实是消极的,四周不够封闭,同时也没有承担空间渗透的功能,因此被荒废,变成了大雄他们的基地。
城市需要由更多的小空间来缓解窒息的节奏,而这些小空间不是由住宅间为了日照需求而形成的空隙组成,它是建筑连结时自然形成的间隙。
除了借鉴西欧紧凑内弯型的街道,在《街道美学》的续作里,芦原继续补充一些现代化的内容,并没有完全排斥美国城市发展的产物。
△在这张未来场景中的开放绿地,没有了围墙的公园和城市街道紧密相连,这对于社区感的建立十分重要。
大型的封闭式公园像是一个城市的乌托邦,甚至比那些宏伟的摩天楼,更加无情地孤立。但是开放性的公园,串联着周边的街区,使得一些人气低迷的街道得到更多的人流。
△商场、下沉式广场和舞台表演,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模式,因此如果街道中能够包含这些元素,对于街道的活力会有很大的帮助。
△大面积的水域对人有着天然的吸引,这里他对水面的理解和街道一样,内弯式的布局才能形成积极的空间,有利于人的聚集。
通过《哆啦A梦:伴我同行2》的场景,我们能更好地理解《街道的美学》这本书。简而言之,作者强调的是,应该尽量控制建筑高度和街道的比例,增加街道的细节,并且保持建筑立面的美感。为此,街道要减少更多混乱的招牌、破除围墙、增加绿化,布置水体和广场,然后精心设计道路上的路灯、座椅、交通标志等。
尽管这是一本写给80年代日本城市的书籍,不过对我们无疑有着相同的意义,因为中国城市已经处于同样的处境中。
虽然东方城市是否应该借鉴西方千百年的街道经验还有待商榷,但至少我们的目标,最终都是重新发现“大城市居民所看不到的人情味和自然味的爱抚”。
* * *
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“什么是城市” Whatscity
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,请在后台回复“搜索”,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。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,后台回复关键词“设计企业服务”。
城市设计,以专业的立场,前沿的视角,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;用及时的评论,深度的解析,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。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。后台回复关键词“媒体合作”联系我们。